生育率「破1」反映的韓國社會現實
2019/04/03
鈴木壯太郎:韓國的2018年的「總和生育率」(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數)降至0.98,首次跌破1,這在世界範圍內也屬於最低水平。其背後反映的是過熱的學歷競爭,教育費高漲等導致育兒一代為生育而躊躇的韓國當下的現實。
![]() |
為考上名牌大學而努力學習的學生(首爾大峙洞的培訓班) |
考大學包辦人
「如果落榜返還一半費用是我的良心。當然,迄今為止全都考上了首爾大學醫學部」,在培訓班扎堆的首爾市南部的江南區大峙洞,在此經營培訓班的全日權是圈裏人所皆知的「應試協調員」。
2000年代開始,韓國的大學入學考試開始重視對「內申書」的選考。在這一時代誕生的一項生意便是「應試協調員」。在高中生活中的學習自不必説,連社團活動和讀書等都徹底提供指導。協調員可以説是「考大學包辦人」。
據説,要考上最難考的首爾大學醫學部,需要從高中1年級開始進行「作息管理」。全日權表示,為了給大學留下這位報考的學生「是無論如何都想當醫生的意識強烈的學生」的印象,「會讓學生參加醫療相關社團活動,話題圖書也會作出摘要讓學生閱讀。因為孩子很難讀完」。
費用高達每年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但全日權説「來自希望讓孩子繼承家業的開業醫師等的期望強烈」。
協調員這一職業是因截至2月播出的韓國電視劇《天空之城》(SKY Castle)而突然被廣泛知曉。「SKY」是韓國的名校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的首字母。電視劇描寫了將孩子交給冷酷的協調員的父母的悲劇。該劇在韓國獲得了創紀錄的收視率。雖然內容是警醒學歷至上主義,但全日權苦笑著表示「(來自家長等的)諮詢反而在增加,都説希望把孩子拜託給我們」。
韓國教育部數據顯示,從公共教育以外花費的培訓班等的私人教育費來看,高中生每人月平均達到32萬1000韓元。這個金額與首爾的家長們的常識相去甚遠。全日權表示「在大峙洞,每月花費200~500萬韓元也很普通」。即便是在韓國大財閥企業就職的員工,這也相當於要一下子花掉一半以上的月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966.01 | -1202.26 | 02/26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07.82 | -67.28 | 02/26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6.56 | 0.56 | 02/27 | 05:47 |
美元/人民元 | 6.4742 | 0.0203 | 02/26 | 18:49 |
道瓊斯指數 | 30932.37 | -469.64 | 02/26 | close |
富時100 | 6483.430 | -168.530 | 02/26 | close |
上海綜合 | 3509.0804 | -75.9654 | 02/26 | close |
恒生指數 | 28980.21 | -1093.96 | 02/26 | close |
紐約黃金 | 1728.1 | -46.3 | 02/26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