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出現,美國對沖基金「大佬」相繼退休
2019/09/26
美國對沖基金的創始人正相繼引退。此前取得優異成績的精英投資者清盤基金的情況突出。隨著採用AI(人工智慧)的基金崛起,難以通過依賴「直覺」和「見識」的投資風格持續取勝。美國基金行業正在邁向「大佬」缺席的時代。
不想把剩餘的人生耗費在為提高客戶投資者的回報而與標普500指數的投資收益率競爭上——2018年年中將對沖基金投資公司Omega Advisors轉變為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僅管理個人資産的機構)的利昂·庫珀曼(Leon Cooperman)9月11日在對沖基金行業相關人士參加的演講會上如此表示。
Omega Advisors成立於1991年,在基金行業是老牌中的老牌。庫珀曼的基金長期超過標普500的總收益率,在投資者當中很受歡迎。庫珀曼透露,「通過對沖基金賺夠了錢,現在我已經76歲,不想再承受市場的壓力」。
![]() |
美國調查機構對沖基金研究公司(Hedge Fund Research,HFR)的統計顯示,今年1~3月清盤的對沖基金數量為213只,超過新成立基金的136只。2018年清盤數量為659只,而新成立數為561只。其中成立於1990年代的老牌基金中,進行清盤或向投資者返還資金後改為「家族辦公室」的情況突出。1991年成立的SPO Partners & Co、1995年成立的Seminole Partners已決定進行基金的清盤和轉型。
SAC資本(1992年成立)的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en)2014年將基金轉為家族辦公室。因做空次級住房貸款而獲得鉅額財富的約翰·保爾森(John Alfred Paulson)也透露正討論在幾年內改為家族辦公室。此外,著名投資人大衛·泰珀(David Tepper)領導的對沖基金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也宣佈了將基金資産返還給投資者的計劃。
![]() |
從左至右依次為約翰·保爾森、史蒂文·科恩和利昂·庫珀曼(reuters) |
老牌基金撤出投資業務的背景在於,與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被動投資的競爭激化。投資者追求盡可能更高的收益率,入股ETF能取得與行情持平的投資收益率的情況下,將資金投向ETF的傾向較強。ETF管理手續費低,這也是吸引投資者的魅力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導評論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9620.99 | -130.62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21.89 | 19.58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8.90 | -0.41 | 04/15 | 05:51 |
美元/人民元 | 6.5286 | -0.0145 | 04/14 | 19:52 |
道瓊斯指數 | 33730.89 | 53.62 | 04/14 | 16:20 |
富時100 | 6939.580 | 49.090 | 04/14 | close |
上海綜合 | 3416.7212 | 20.2512 | 04/14 | close |
恒生指數 | 28900.83 | 403.58 | 04/14 | close |
紐約黃金 | 1746.2 | 15.0 | 04/13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