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研發:美國領先,中國直追
2021/02/18
有望給新一代計算機帶來革新的「量子計算機」的研究開發正在全球掀起熱潮。領先者是美國,但最近中國迅速追趕。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以熟悉專利申請和研究資金獲得額等分析的日本Astamuse的數據為基礎,嘗試剖析了主要國家的動向。
![]() |
量子計算機的研究此前以理論和軟體領域為中心,自從生成屬於基本單位的「量子位」的微細加工技術取得進展的2010年前後開始,硬體方面的研究也正式啟動。Astamuse通過調查2009~2018年這10年各國投入的研究經費發現,全球總額達到約80億美元,按國別來看,美國為10億6000萬美元,金額最高。
在美國,除了自黎明期開始展開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MIT)之外,近年來加利福尼亞大學和馬里蘭大學等獲得鉅額的研究經費。加利福尼亞大學擁有借助與美國谷歌的共同研究、于2019年首次驗證顯示出超高速計算性能的「量子霸權」的John Martinis教授。該大學獲得的研究經費達到1億3900萬美元,在按研究機構來看的世界排行榜中位列第2位。馬裏蘭大學獲得的研究經費為8600萬美元,在上述排行榜中居第6位。
![]() |
谷歌正在開發的量子計算機 |
按國別來看,英國為8億3000萬美元,投入了僅次於美國的大量研究經費。該國較早制定了量子計算機的研究計劃,選擇主要大學展開重點投資。以在各研究機構的排行榜中居第1位的牛津大學(獲得的研究經費達到2億7900萬美元)為代表,倫敦大學學院(9700萬美元)排在第5位,約克大學(7400萬美元)排在第7位,在前10個機構中,英國的大學佔據5個席位。
迎頭直追美英的是中國。在中國,以被稱為「量子科技之父」的潘建偉教授所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為核心基地,阿里巴巴等大型IT企業參加了共同研究。中科大獲得的研究經費達到1億300萬美元,躋身全球排行榜的第4位。
潘教授的團隊2020年宣佈繼谷歌之後實現了量子霸權。開發了採用光子的自主方式的量子計算機「九章」。據稱,對於最尖端的超級計算被認為需要6億年才能解答的問題,「九章」僅以200秒成功解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9408.17 | -255.33 | 03/02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28.79 | -1.10 | 03/02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6.71 | 0.12 | 03/03 | 05:21 |
美元/人民元 | 6.4696 | 0.0046 | 03/02 | 18:49 |
道瓊斯指數 | 31546.64 | 11.13 | 03/02 | 15:16 |
富時100 | 6613.750 | 25.220 | 03/02 | close |
上海綜合 | 3508.5912 | -42.8086 | 03/02 | close |
恒生指數 | 29095.86 | -356.71 | 03/02 | close |
紐約黃金 | 1722.5 | -5.6 | 03/01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