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射創34年來新高,中美並駕齊驅
2019/07/23
美國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到7月20日迎來50年。日本經濟新聞與英國金融時報(FT)的共同調查顯示,2018年世界的火箭發射數為128枚,創出了自冷戰時期的1984年以來,時隔34年的最高水平。其背景是應該被稱為「數據資金(data money)」的民間資金的大量流入。與超級大國競相弘揚國威的20世紀相比,目前的狀況明顯改變,新的太空開發競爭正在展開。
![]() |
「我們正處在比1960年代更加困難的太空競爭當中,中國向月球背面發射了探測器」,美國副總統彭斯3月宣佈了5年以內再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目標。這是時隔半世紀的登月計劃,但背後顯露出強烈的焦慮。
日本經濟新聞和和英國金融時報自主統計了主要國家的航空航天當局和民營企業的公開數據。調查了前蘇聯發射世界首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1號(Sputnik-1)」的1957年以後的太空開發狀況。
世界火箭發射數量自蘇聯解體的1991年以後持續低迷。但到2018年達到128枚,比上年增加近4成。創出美國航天飛機全盛期的1984年(129枚)以來的最多,甚至超越了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的1969年(125枚)。
世界將再次掀起太空開發熱潮,但彭斯之所以加強危機感,是因為美國正面對巨大的變化。從2018年的火箭發射數來看,美國為43枚,排在首位。雖然遠遠超過在2戰後與自身爭奪霸權的俄羅斯(20枚),但是和數量比上年翻一番的中國(43枚)並列。中國在科學技術上也在迅速追趕的局面日趨突出。
![]() |
搭載載人航天器的中國「長征2F」火箭被發射升空(2016年10月,xinhua-kyodo) |
力爭打造「航天強國」的中國向大型火箭和偵察衛星投入鉅額的國家預算,另一方面,21世紀的美國卻缺乏餘力,依賴的是「民間力量」。2018年美國SpaceX等民營企業佔發射量的5成。人造衛星創造的龐大數據資源、以及為追求數據而不斷湧入的投資資金成為太空開拓的主角。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9620.99 | -130.62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21.89 | 19.58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8.93 | -0.06 | 04/15 | 08:33 |
美元/人民元 | 6.5286 | 0.0000 | 04/15 | close |
道瓊斯指數 | 33730.89 | 53.62 | 04/14 | close |
富時100 | 6939.580 | 49.090 | 04/14 | close |
上海綜合 | 3416.7212 | 20.2512 | 04/14 | close |
恒生指數 | 28900.83 | 403.58 | 04/14 | close |
紐約黃金 | 1734.9 | -11.3 | 04/14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