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研究全樹脂電池,用於無人機高空基地台
(2020/12/25)
-

無人航空器現在配備傳統型的鋰電池,夜間使用電池儲存的電力,在高2萬米的平流層巡迴,可向地面提供5G和LTE等手機的通信環境。與此前的鋰電池相比,全樹脂電池可實現數個月~1年的長期飛行……
-
隼鳥2號第2次著陸採集的樣本顆粒更大
(2020/12/25)
-

第2次著陸是在小行星上人工製造的隕石坑附近,被認為是全球首次從非月球天體採集地下樣本……
-
日本計劃2023年發射全球首顆木製人造衛星
(2020/12/24)
-

電磁波和地磁可以穿透木材,使用木材製作人造衛星可以將天線和姿勢控制裝置設置在衛星內部,由此簡化衛星的結構。木製衛星在返回大氣層時會燃燒殆盡,燃燒時不會産生可能會成為大氣污染源的微小物質……
-
隼鳥2號採集的試樣達到5.4克 超目標50倍
(2020/12/21)
-

JAXA從返回艙中取出裝有小行星試樣的容器,與發射前比較了重量。通過重量的差值算出,容器中裝的沙土等試樣的重量整體約為5.4克。超過此前0.1克的目標,實現了超過目標50倍的大量試樣採集……
-
日立高新技術開發出鋰電池劣化快速檢測法
(2020/12/17)
-

新方法通過分析電流和電壓的細微變化,將檢測時間縮短至數秒~2分鐘左右……
-
隼鳥2號成功實現大量採樣
(2020/12/16)
-

隼鳥2號密封艙內的容器為雙重構造,內側容器裝有第一次在「龍宮」著陸時採集的大量砂粒……
-
如何看嫦娥五號採樣返回
(2020/12/16)
-

自從美國阿波羅計劃太空人登上月球之後重點轉移,80年代全球甚至沒有過一次月球探測。21世紀以後實現月球著陸的只有中國。雖然中美太空主導權的爭奪容易受關注,但嫦娥五號在科學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
隼鳥2號密封艙內有黑色砂粒,還有太空氣體
(2020/12/15)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實施密封艙的開啟工作,確認了內部存在被認為是「龍宮」物質的黑色砂粒,附著在存放砂石等樣本的容器入口。還對從密封艙內部採集的氣體進行分析,確認了其成分來自太空……
-
日本衛材將在中國開發癡呆症新藥
(2020/12/11)
-

衛材擁有的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安理申」很受關注,最高時的銷售額超過3000億日元……
-
日本研究用大便細菌超早期發現癌症技術
(2020/12/10)
-

癌症佔日本人死因的近3成,半數日本人一生會患上一次癌症。如果在癌症轉移前發現,很多患者都能通過手術治癒。但早期發現癌症依然困難。此時,大便或許能提供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