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建工企業挑戰工程機械無人化
2020/09/18
日本建工企業大林組在三重縣的水壩建設現場向「無人施工」發起挑戰。該公司正致力於工程機械中極難操作的塔式起重機(塔吊)的自動操作技術,計劃10年內建立起所有工程機械實現無人化操作的體制。其目的不僅僅是降低人工費,還力爭從工程承包商升級為自動化技術供應平臺。
![]() |
大林組在三重縣伊賀市建設水壩 |
在三重縣伊賀市的深山裏,橙色塔吊正在一刻不停地工作。這是大林組建設的川上水壩的施工現場,力爭2023年竣工。施工現場使用能夠吊起25噸重物的日本國內最大級別塔吊,在完工時向高達84米的水壩壩體框架中灌入混凝土。
為防備緊急情況,安排了熟練的操作人員在駕駛座待機,但基本上不會動手操作。這是因為大林組和北川鐵工所共同開發出了一套自動化系統。這是日本國內首次在水壩施工現場進行大型塔吊的自動操作。
要用塔吊吊運數噸重的物體,必須具備調整可動範圍的細緻平衡感。一旦對風速或風向判斷錯誤,可能會導致塔吊傾倒而釀成大事故。
用AI測風
在大林組負責技術開發的笹原大介表示,「會控制塔吊的人就能控制所有工程機械」。這樣説的原因在於,塔吊與在地面工作的推土機等不同,需要進行三維精密控制。為了自動操作難度較大的工程機械,大林組在2個方面推進了人工智慧(AI)開發。
首先是運用AI來檢測塔吊因負重和風力發生的晃動。讓塔吊學習累計操作時間長達7200小時的熟練工的操作,從而能夠自動調整加減速的時機。
另一個是「路線生成」。讓AI讀取約2萬種圖像,開發出了可自動識別障礙物並安全搬運的路線引導功能。
但實際上,對於水壩工程,路線生成功能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水壩工程是多次重覆同一項作業,且障礙物少較少。
大林組目前開發這些「無用」功能,是為了引進到施工人員密度高、建材及工程機械混雜的市區建築工程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717.46 | -841.64 | 03/04 | 13:07 |
日經亞洲300 | 1828.63 | -44.53 | 03/04 | 13:07 |
美元/日元 | 107.05 | 0.24 | 03/04 | 13:02 |
美元/人民元 | 6.4698 | 0.0029 | 03/04 | 03:59 |
道瓊斯指數 | 31270.09 | -121.43 | 03/03 | close |
富時100 | 6675.470 | 61.720 | 03/0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520.2410 | -56.6635 | 03/04 | 11:30 |
恒生指數 | 29142.90 | -737.52 | 03/04 | 11:51 |
紐約黃金 | 1715.3 | -17.8 | 03/03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