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僵屍企業」十年倍增,美國多於中國
2019/08/13
無法通過利潤賺取貸款利息的「僵屍企業」正在增加,2018年度全世界約為5300家,增至10年前的2倍以上。由於貨幣寬鬆的影響,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差的企業也依賴負債維持生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時隔10年半降息,全球的中央銀行在開始加強貨幣寬鬆的追隨。如果「僵屍企業」今後繼續增加,加上市場混亂等的衝擊,破産有可能不斷湧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根據QUICK FactSet調查了日本、美國、歐洲、中國和亞洲的約2萬6000家(不含金融)上市企業的財務狀況。連續3年支付利息高於顯示主業盈利的營業利潤的企業2018年度約為5300家,佔到整體的20%。2008年度約為1萬8000家,僅佔14%。
![]() |
從地區來看,歐洲為1439家,數量最多。美國為923家,緊隨其後,佔美國企業整體的比率高達32%,似乎是低評等也容易發行公司債等的金融環境産生影響。在過去數年裏債務增加顯著的亞洲,印度為617家,其次是中國大陸(431家)、韓國(371家)和台灣(327家)。從「僵屍企業」的增加幅度來看,歐洲(714家)、美國(561家)和印度(405家)等高居前列。日本企業「資金充裕」,債務依存度較低,「僵屍企業」僅為109家。
![]() |
按行業來看,醫療藥品、有色金屬、能源和IT(信息化技術)相關突出。例如,美國IT大型企業戴爾科技公司(Dell Technologies)2016年收購美國EMC。當時負債膨脹,支付利息額激增,持續超過營業利潤。
存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全球貨幣寬鬆的影響。全球企業的財務紀律鬆弛,「支出」高於「盈利」的狀態持續8年。2018年度的支出包括設備投資、併購(M&A)等投資現金流(CF)、分紅與股票回購在內達到6萬億美元。比通過業務賺到的現金、營業現金流高出近1萬億美元。
由於填補過度支出,有息負債達到20萬億美元,在10年裏幾乎翻一番。由於利率下降,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等資金出資方的紀律也很鬆懈,同時企業開始能承受大量負債。負債的「利率」降至3.9%,比10年前下降約1個百分點。即便如此負債增加的影響更大,支付利息達到0.8萬億美元,增加了4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864.32 | -65.79 | 03/05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23.70 | -10.55 | 03/05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8.35 | 0.09 | 03/08 | 07:43 |
美元/人民元 | 6.4958 | 0.0000 | 03/07 | 22:06 |
道瓊斯指數 | 31496.30 | 572.16 | 03/05 | close |
富時100 | 6630.520 | -20.360 | 03/05 | close |
上海綜合 | 3501.9867 | -1.5049 | 03/05 | close |
恒生指數 | 29098.29 | -138.50 | 03/05 | close |
紐約黃金 | 1698.0 | -2.2 | 03/05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