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打「科技戰」真的有效嗎?
2018/05/07
中國正在吸收先進半導體技術。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獲悉,繼世界巨頭的工廠建設之後,軟銀集團旗下的半導體設計巨頭——英國ARM控股將通過在華合資企業加快向當地企業提供技術。美國尋求通過制裁來阻止尖端産品供給和技術轉讓,但能否成功遏制積極應對「科技戰」的中國仍是未知數。
ARM控股在智慧手機等移動産品半導體市場具有壓倒性份額。2017年9月,在中國廣東深圳成立合資「ARM mini China」,最初被認為只是負責客戶支持等有限業務的基地。
![]() |
但到今年4月底,允許當地客戶使用ARM技術的授權提供等主要業務已從ARM控股轉移至中國合資企業。「並未受到試圖限制對中國企業支援的美國等的壓力,中國方面有能力吸收技術」,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相關人士認為,ARM控股的本土化取得進展,背後存在對美國行動的警惕感。
ARM控股對當地合資的出資比例僅為49%,其餘51%以國有的中國銀行和中國最大搜索引擎服務商百度旗下企業等中國投資者為中心。在運營上,中國方面的意向容易得到體現。
中國政府的製造業升級構想「中國製造2025」將半導體産業的培育定位為重點課題。這是因為半導體是能否在生産自動化、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等尖端領域站在世界前列的關鍵。
密切關注這些中國戰略的是美國。中國國有企業紫光集團2015年曾計劃收購記憶體巨頭美國美光科技和參股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但均遭到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等阻礙,結果遭遇挫折。
試圖遏制中國高科技産業增長的姿態,在川普政權上台後進一步明顯。作為對中國侵犯知識産權的制裁,正在討論對工業機器人等開徵高關稅。4月中旬,稱中興通訊(ZTE)從美國向伊朗違法出口通信設備,決定禁止其與美國企業的交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864.32 | -65.79 | 03/05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23.70 | -10.55 | 03/05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8.43 | 0.17 | 03/08 | 06:26 |
美元/人民元 | 6.4958 | 0.0000 | 03/07 | close |
道瓊斯指數 | 31496.30 | 572.16 | 03/05 | close |
富時100 | 6630.520 | -20.360 | 03/05 | close |
上海綜合 | 3501.9867 | -1.5049 | 03/05 | close |
恒生指數 | 29098.29 | -138.50 | 03/05 | close |
紐約黃金 | 1698.0 | -2.2 | 03/05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