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可能比日本更早開發出新冠疫苗
2020/02/18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影響,要求開發疫苗的呼聲增強。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疫苗的實用化預期等採訪了日本疫苗廠商、一般財團法人大阪大學微生物病研究所理事長、大阪大學名譽教授山西弘一。
![]() |
山西弘一 |
日本大阪大學微生物病研究會理事長 山西弘一:冠狀病毒有很多種類,目前已經存在用於動物的冠狀病毒疫苗。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估計也能生産出來。
疫苗的實用化即使進展順利也需要大約10年時間。這是因為即使用幾年時間開發出來,還需要通過臨床試驗來確認有效性和安全性,並經過國家批准。必須避免出現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費用預計也高達數百億日元。
面向設想今後將出現毒性強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將通過試驗來確認其性能。但是由於病毒並未流行,無法得知向患者實際注射後的效果。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否基于緊急性和有效性批准使用由國家(中央政府)進行判斷。
每年流行的流感,即使事先打了疫苗也會被感染。雖然難以預防感染,但是注射疫苗可起到防止老年人等發展為重症的效果。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也同樣,是和流感一樣能夠減輕症狀還是只要打過疫苗就不會感染,這取決於開發什麼類型的疫苗。
有能力開發疫苗的國家有日本、美國、歐洲和中國等。歐美擁有超大型的製藥公司。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發源地中國也擁有眾多優秀的研究人員。可能比日本更早開發出疫苗。
日本也應該在中央政府主導下致力於疫苗開發。最好採取以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和大學等為中心,疫苗廠商提供合作的舉國體制。日本的疫苗廠商規模比海外企業小,難以獨自完成開發。
應將疫苗定位為守護國民的「防衛産業」。今後預計也會出現新的病毒。應構築自主的開發體制,而不是完全依賴海外。否則,緊急時期日本可能無法獲得疫苗。
治療藥的開發也已經啟動。不過,即使治療藥的開發進展順利,也可能出現病毒基因變異,治療藥效果變差的耐藥性問題。疫苗不會出現耐藥性,價格也通常比治療藥便宜。不應只推進一方面,而應同時兼顧治療藥和疫苗的開發。
本文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長谷川章
山西弘一:畢業於大阪大學醫學部。曾先後擔任大阪大學教授、醫學部主任、醫療基礎研究所理事長,2013年起擔任大阪大學微生物病研究所理事長,致力於皰疹病毒的研究。現年78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導評論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508.55 | -591.83 | 04/21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11.02 | -27.58 | 04/21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8.11 | -0.29 | 04/22 | 02:46 |
美元/人民元 | 6.4899 | -0.0086 | 04/21 | 16:30 |
道瓊斯指數 | 34062.57 | 241.27 | 04/21 | 13:41 |
富時100 | 6895.290 | 35.420 | 04/21 | 16:35 |
上海綜合 | 3472.9298 | -0.0129 | 04/21 | close |
恒生指數 | 28621.92 | -513.81 | 04/21 | close |
紐約黃金 | 1777.3 | 7.9 | 04/20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