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股市看日企的「有技術無經營」
2019/11/04
梶原誠:日本股市正在復甦,日經平均股指的上漲幅度近期在主要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中排在前列。由於關注目光久違的聚焦于日本股票,因此市場相關人士間談論的對日本企業的消極評價也尤其令人擔憂。他們提到的就包括「有技術無經營」這點。這究竟該怎麼理解呢?
首先是「有技術」。開發出鋰離子電池的旭化成名譽研究員吉野彰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 |
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企業研究人員(左起:田中耕一、吉野彰、中村修二) |
日本人常被諷刺為喜歡橫向比較,但科學家卻具有獨創性。日本人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進入本世紀後達到18人,僅次於美國,排在世界第2。如今,每10位諾獎獲得者中有1人以上是日本人(包括美國籍),日本已成為諾貝爾獎大國。
要了解技術積累的雄厚程度對支撐産業競爭力有多重要這一問題,觀察至今仍沒有自然科學領域諾獎獲得者的韓國的反應即可一清二楚。
「‘剋日(克服日本)’之路依然遙遠、艱巨」,韓國報紙《朝鮮日報》對吉野獲得諾獎如此評價。鋰電池是韓國寄希望於今後增長的産業,但核心零部件很多為日本製造,據稱沒有日本的技術,生産也無從談起。由於日本7月以半導體材料為對象加強對韓出口管理,這才剛剛令韓國認識到尖端零部件依賴日本的自身的脆弱性。
該報還介紹了通過半導體和藍色發光二極管(LED)研究獲諾獎的過去的日本人。分析稱,對基礎技術的長期投資以及付出畢生精力鑽研一個主題的研究人員的「工匠」精神是技術實力的源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
![]() |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631.45 | -125.41 | 01/22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59.47 | -23.42 | 01/22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3.79 | 0.27 | 01/23 | 05:44 |
美元/人民元 | 6.4809 | 0.0198 | 01/22 | 18:46 |
道瓊斯指數 | 30996.98 | -179.03 | 01/22 | close |
富時100 | 6695.070 | -20.350 | 01/22 | close |
上海綜合 | 3606.7496 | -14.5145 | 01/22 | close |
恒生指數 | 29447.85 | -479.91 | 01/22 | close |
紐約黃金 | 1855.7 | -9.6 | 01/22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