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美國大選和金融市場的警告
2020/11/06
梶原誠:因新冠病毒危機和總統選舉搖擺的美國,出現了該國特有的大紀錄,那就是創業正在激增。7~9月的新增創業申請在全美達到約160萬件。比據稱按季度計算創出歷史新高的4~6月還高出77%。這是即使剔除通過互聯網接受單次工作的臨時工(gig worker)的增加也無法忽視的變化。
有人因新冠病毒疫情而失去工作,以退職金作為本錢作出決定。還有人趁著消費者的價值觀出現劇變的如今,開始嘗試之前就存在的構想。美國人不等待新冠疫情的結束和總統選舉結果,就開始追逐「美國夢」。
![]() |
企業的破産與創業同時存在。後世的歷史學家或將回顧稱,這是帶來創造性破壞、新陳代謝和創新的一年。
空前的危機恰逢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的今年,與在被稱為「百年一遇」的雷曼危機下迎來總統選舉的2008年相似。當時在危機後創業增加,不屈的企業家精神(animal spirit)成為話題。
面對危機的人將思考未來。由於是左右自己命運的領導人,在選舉中認真投下選票。在激烈的選戰中,政策得到磨練,隨著政權改變,政策也將改變。這些因素疊加,國家也會改變。
事實上,美國2008年在很多方面迎來轉捩點。人們對於損害經濟這一公器的金融資本主義日趨感到憤怒,結果導致了2011年的遊行活動「佔領華爾街」。哈佛商學院反思稱,為華爾街培養了利己的人才,提出了「為社會做貢獻才能實現增長」這一經營思想——「創造共享價值(CSV)」。那是ESG(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熱潮的開端。
此外,産業結構也明顯改變。人們為了彌補因危機而失去的收入,愛彼迎(Airbnb)等分享經濟誕生,實現了增長。支撐這些創新、取代金融企業佔據股票總市值前列的是GAFA(谷歌母公司Alphabet、蘋果、Facebook、亞馬遜、微軟)等互聯網平臺提供商。
世界經濟從美國一極轉向了多國經濟支撐的「多極」。2009年破産的通用汽車重建後的最大銷售市場從美國變為了中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743.25 | -121.07 | 03/08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794.86 | -28.84 | 03/08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8.91 | 0.65 | 03/09 | 01:46 |
美元/人民元 | 6.5251 | 0.0293 | 03/08 | 15:30 |
道瓊斯指數 | 31959.53 | 463.23 | 03/08 | 11:41 |
富時100 | 6719.130 | 88.610 | 03/08 | 16:35 |
上海綜合 | 3421.4141 | -80.5726 | 03/08 | close |
恒生指數 | 28540.83 | -557.46 | 03/08 | close |
紐約黃金 | 1698.0 | -2.2 | 03/05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