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造零件供應網爭奪電動車主導權
2019/06/04
田中曉人:中國政府正與民營企業攜手推進高科技産業培育政策「中國製造2025」。美國把「中國製造2025」作為中美貿易戰的爭論焦點加以批評,中國儘管顯示出低姿態,但在10個重點領域,仍朝著目標穩步前進。關於重點領域之一「新能源汽車」,繼純電動汽車(EV)用電池之後,在驅動馬達和自動駕駛的核心零部件領域,強有力的中國企業也在崛起。
「已經是沒有中國零部件,就造不出純電動汽車的時代」,東風日産的純電動戰略車「軒逸純電 (SYLPHY Zero Emission)」的開發負責人門田英稔在4月舉行的上海國際車展的會場上如此表示。日産是電動化方面的先鋒,曾借助「聆風(LEAF)」在全球最早量産純電動汽車。門田表示,「當時零部件全是日本製造」。
![]() |
從軒逸純電來看,在純電動汽車生産成本中佔近3分之1的電池採用了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的産品。東風日産的技術中心負責人村上慎一表示,「在純電動汽車用電池的生産規模和成本方面,沒有企業能匹敵中國廠商」。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及新能源汽車,表示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中國政府2015年3月首次提出中國製造2025構想,到2018年一直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加以説明。但2019年的全國人大會議沒有提及構想整體。一方面,作為環保對策的一環,提及新能源汽車,顯示出重視。
中國提出了到2025年把乘用車(新車)的百公里油耗減少至每輛平均4升的計劃。據稱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銷售700萬輛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等的合計),這一數量接近日本市場的1.4倍。
中國政府要求整車企業需銷售一定數量新能源汽車。針對純電動汽車,提出了把重要零部件的國産化比率提高至8成以上的計劃,一直在推進只要搭載中國製造的電池即給予補貼等鼓勵舉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
![]() |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732.56 | 101.11 | 01/25 | 11:13 |
日經亞洲300 | 1872.24 | 12.77 | 01/25 | 11:13 |
美元/日元 | 103.81 | 0.14 | 01/25 | 11:08 |
美元/人民元 | 6.4838 | 0.0029 | 01/25 | 02:08 |
道瓊斯指數 | 30996.98 | -179.03 | 01/22 | close |
富時100 | 6695.070 | -20.350 | 01/22 | close |
上海綜合 | 3591.0204 | -15.7292 | 01/25 | 09:58 |
恒生指數 | 29708.55 | 260.70 | 01/25 | 09:57 |
紐約黃金 | 1855.7 | -9.6 | 01/22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