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離消費者遠去的20年
2018/07/11
村山惠一:感謝、心情很好、表示敬意……在索尼6月份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股東相繼作出了稱讚經營層的發言。索尼自1997財年(截至1998年3月)以來,時隔20年創出了營業利潤新高。前社長平井一夫也憑藉2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2億元)的薪酬登上日本經營者最高薪酬榜首位。
![]() |
SONY的LOGO(資料,reuters) |
雖然這是日本代表性企業索尼的好消息,不過,並沒有從中感覺到震撼的應該不止我自己。
讓人心情並不舒暢的原因很簡單。在索尼忙於重新構築經營體制時,新興勢力不斷崛起,科技領域的景象已為之一變。
典型的例子就是1998年成立的美國谷歌。該公司通過與搜索功能形成一體化的廣告推高了收益,又憑藉YouTube成為視頻分享網站的盟主,還借助提供基本操作系統(OS)在智慧手機領域比肩美國蘋果。其股票總市值已達87萬億日元左右,是索尼的12倍。
可以説最近20年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與谷歌的擴張形成正比一般,個人的力量也越來越大。
接觸到互聯網的個人轉身成為信息的發佈者,購物和工作也理所應當的開始經由網路來完成。共享型服務遍地開花。
不是接受給予,而是根據喜好自由訂製,需要時馬上可以到手——能夠滿足消費者這些期待的企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牽引力。
充當奔向「個人時代」的助跑作用的「科技大眾化」趨勢在20世紀就已經出現。而當時發揮巨大作用的正是索尼。
1950年代以後,在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的帶領下,索尼開發出了可裝進口袋的收音機、可移動的電視機還有walkman,借此開拓出了符合個人需求的高科技産品的市場。使用小型攝像機拍攝和製作視頻的潮流也隨之擴大。
![]() |
索尼于1979年開發出的第一代Walkman「TPS-L2」(攝于索尼歷史資料館,reuters) |
在日本核心家庭(小家庭)化和引入雙休日的背景下,索尼順利的乘上了個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的浪潮。
「利用信息革命讓人們獲得幸福」,這是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慣用的一句話,但實際上十幾年前索尼就開始踐行這一點。
這再次讓我感覺到經營者領導能力的重要性。
盛田昭夫在自己的書中寫道:「我們公司的歷史可以説是努力實現井深先生夢想的一群人的故事。」
渴望獲得更便捷、更有趣産品和服務是一般大眾的心理。而只有當執著于産品和服務的經營者成為凝聚力,野心勃勃的人才因此而蜂擁而至的公司才能真正抓住這一大眾的心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30168.27 | 496.57 | 02/25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74.53 | 29.69 | 02/25 | 17:51 |
美元/日元 | 106.09 | 0.53 | 02/25 | 17:46 |
美元/人民元 | 6.4511 | -0.0045 | 02/25 | 08:46 |
道瓊斯指數 | 31961.86 | 424.51 | 02/24 | close |
富時100 | 6671.380 | 12.410 | 02/25 | 08:36 |
上海綜合 | 3585.0458 | 20.9659 | 02/25 | close |
恒生指數 | 30074.17 | 355.93 | 02/25 | close |
紐約黃金 | 1796.4 | -8.0 | 02/24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