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隱私洩露更「寬容」?
2018/02/27
小高航:可能是中國人有從壓迫歷史中站起來的經歷和智慧,很擅長區分真心話和客套話。喝咖啡時的對話與喝白酒後對話的差異很有趣。
但是,記者發現,即使是和相熟的中國老朋友,也有兩個怎麼都不能統一觀點的話題。其中之一就是房價。記者親眼目睹了日本的房地産泡沫破裂,認為上海偏遠郊外100平米的房價普遍過億日元的狀態不會持續太久。但是在當地接觸到的人們卻不這麼認為。樂觀派認為「還會繼續上漲」,即使是慎重派也認為「不會下跌」。這些人在喝了白酒之後仍是這麼認為。
![]() |
1月上旬支付寶被曝出個人信息管理不善 |
另一個意見不一致的是個人資訊安全、隱私保護問題。
本人看不到的「檔案」
1月3日,5億人使用的移動支付服務「支付寶」被曝出用戶信息管理不善。用戶在查看2017年個人帳單時,幾乎被自動同意「你允許芝麻信用收集你的信息,並向第三方提供」的協議。該協議中還寫明「您理解並同意,因本公司根據本協議並依法向第三方提供您的用戶信息産生的任何後果和風險應由您自行承擔」。
支付寶之後更改了系統,但涉及到金錢如果是在日本很可能發酵為大問題。但是當我對身邊的人談起這件事説「真可怕」時,得到的回答卻是「咦?什麼可怕?」曾經在海外生活過的人也坦言:「這是因為中國人本來就沒有隱私」。
背後似乎有著中國的特殊原因。在中國,學歷、工作經歷和懲處等個人信息均被記錄在「人事檔案」中。人事檔案由當地人事局管理,不允許本人查看。據稱,如果檔案中存在污點難以找到與政府相關的穩定工作。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也是一種社會管理的方法。
![]() |
中國隨處可見攝像頭 |
經常會聽到有人説:「在社會整體的利益面前,個人信息微不足道」。這其中也許有客套話的成分。不過,需要提供個人信息的支付寶等服務確實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雖然全中國設置了數億個監控攝影機,沒有隱私讓人心情不爽,但大部分記者認識的中國人都表示「和過去相比治安狀況變好了」,對此持肯定態度。當前,相比隱私被侵犯的好處多過壞處,這也是中國民眾危機感淡薄的原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864.32 | -65.79 | 03/05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23.70 | -10.55 | 03/05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8.34 | 0.08 | 03/08 | 07:32 |
美元/人民元 | 6.4958 | 0.0000 | 03/07 | 22:06 |
道瓊斯指數 | 31496.30 | 572.16 | 03/05 | close |
富時100 | 6630.520 | -20.360 | 03/05 | close |
上海綜合 | 3501.9867 | -1.5049 | 03/05 | close |
恒生指數 | 29098.29 | -138.50 | 03/05 | close |
紐約黃金 | 1698.0 | -2.2 | 03/05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