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英超球衣看亞洲企業興衰
(2011/12/01)
-

日經新聞新加坡支局 佐藤大和: 全球最具人氣職業足球聯賽之一的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本賽季已過半,在該聯賽上的廣告贊助商中,亞洲企業的影響力正日益提高。只要追溯一下球員球衣胸前廣告的贊助商「家譜」,一幅亞洲企業展開市場攻防戰的構圖便會浮出水面。
-
日本的戰略是連結TPP與東亞
(2011/11/29)
-

日經新聞專欄作家岡部直明 :在世界經濟增長中心的亞太地區,中美主導權之爭日趨激烈。日本表示參加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但將TPP與中日韓等東亞自由貿易協定(FTA)聯接起來,才是日本的戰略。(圖AP)
-
黃賡:GDP十年後將失去意義
(2011/11/29)
-

全美企業經濟學家協會會長(美國貨運巨頭聯邦快遞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黃賡近日在北京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稱,10年後國內生産總值(GDP)將變為幾乎沒有意義的數字。他還稱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將決定中國未來。
-
巴格沃蒂:不要恐懼貿易自由化
(2011/11/28)
-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賈格迪什·巴格沃蒂: 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得到的教訓之一就是,應該把貿易自由化和資本移動以及金融自由化分開來考慮。同樣的主張曾遭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駁斥,但最近就連IMF也開始承認不應該立即就放任資本自由流動。
-
專欄:歐元區盟主的內心
(2011/11/25)
-
日經新聞編委 藤井彰夫:「現在面臨的恐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峻的危機。一旦歐元崩潰,歐洲也將隨之崩潰」,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演講中強調了捍衛歐洲一體化和歐元的決心。但對德國的疑問也在不斷擴大,德國是否真有捍衛歐元區決心?(圖/AP)
-
專欄:紐約金融記者協會的年度晚宴
(2011/11/24)
-
日經新聞美州總局 川上穰:11月21日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平均指數突然暴跌,這是由於美國國會超級委員會推動的美國財政減赤談判已陷入僵局,同時對美國國債評等遭下調的擔憂導致賣盤不斷。而在歐洲,對法國財政狀況的擔憂也已出現。
-
專欄:日本引起的「化學反應」
(2011/11/24)
-

慶應大學教授 竹中平藏:回顧一下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在貿易自由化進程中每出現一個明確的動向,就會像「化學反應」一樣引發出一連串相關聯的事情。這是因為擔心一部分地區的一體化或自由化領先,由其他國家啟動另一個框架的結果。
-
社評:「奧姆」事件還沒有結束
(2011/11/22)
-

對奧姆真理教製造的案件的刑事審判經過16年的歲月,終於走到了盡頭。在189名被告當中,13人被判處死刑,這在日本司法史上史無前例。 遺憾的是,多次公開審判也並能剖析出案件的本質。
-
高齡日本天皇面對苛刻製度
(2011/11/22)
-

日經新聞編輯委員 井上亮:日本天皇前一段因支氣管炎住院,主要原因據説是高齡致使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天皇忙於公務和宮中祭祀,長期積勞成疾。減輕天皇負擔屢屢提起,這次又成為話題。我認為這是因為天皇「制度」存在結構性問題。
-
末日博士:馬克思是正確的
(2011/11/18)
-

因準確預測08年金融危機而聞名的紐約大學教授埃爾·魯比尼有「末日博士」之稱。「末日博士」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稱,如果歐元無秩序地走向崩潰,將會造成比08危機更大的衝擊。並稱「指出資本主義會自我毀滅的馬克思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