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液晶面板進入收穫「倖存者紅利」階段
2020/11/26
液晶面板企業整體的産能曾經隨著電視機和智慧手機的需求增加而持續擴大。尤其是在中國,主要由地方政府通過鉅額補貼等鼓勵投資,結果工廠超過20多座。
據調查公司美國DSCC統計,世界整體産能到2021年將首次轉為下降。中國企業抑制投資的影響巨大。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電子信息部門領導此前對供應過剩表示擔憂,從數年前開始呼籲地方政府將補貼的發放對象從液晶面板改為OLED。這一思路正在得到貫徹。
![]() |
京東方已表示凍結新工廠建設。作為恢復因新冠疫情影響而下滑的經濟的一環,其他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雖然在湖北省武漢市和陜西省咸陽市有建設新工廠和增産的計劃,但也將在2022~2023年基本完成。屆時,預計中國液晶面板的産能將觸及天花板。
受新冠疫情擴大導致的避免外出影響,電視機和個人電腦的需求激增,進入今年後,液晶面板的供需狀況迅速改善。目前的價格比年初上漲了2~3成。結果,LG顯示器和台灣友達光電(AUO)等此前持續虧損的液晶面板企業在2020年7~9月相繼扭虧為盈。
多數觀點認為,這種價格穩定將持續一段時間。原因被認為是,在面板供給能力的增長放緩的同時,電視機的全球需求將持續增長。DSCC駐亞洲代表田村喜男分析稱「由於韓國企業縮小業務,正在進入中國大陸和台灣企業分享倖存者紅利的階段」。
1990年代,夏普等日本企業開啟了液晶面板産業。到2000年代,韓國和台灣企業展開果斷的增産投資,奪取了主導權。到2010年代,獲得政府補貼的中國大陸企業不斷崛起。最近數年處於在事實上淘汰其他國家的大型企業、壟斷迅速加強的進程中。液晶面板也已開始走上鋼鐵、光伏面板和水泥等其他産業經歷的「老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北京、細川幸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864.32 | -65.79 | 03/05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823.70 | -10.55 | 03/05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8.28 | 1.13 | 03/06 | 05:50 |
美元/人民元 | 6.4958 | 0.0268 | 03/05 | 18:49 |
道瓊斯指數 | 31496.30 | 572.16 | 03/05 | close |
富時100 | 6630.520 | -20.360 | 03/05 | close |
上海綜合 | 3501.9867 | -1.5049 | 03/05 | close |
恒生指數 | 29098.29 | -138.50 | 03/05 | close |
紐約黃金 | 1698.0 | -2.2 | 03/05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