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拉開中美「數位冷戰」序幕
2018/06/15
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ZTE)的制裁以罰款和更換管理層作為交換條件而解除。美國對於超出預期的制裁效果的自信增強,預計今後也將高科技制裁作為對華籌碼。而中國鑒於此次教訓,將加快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中興問題的解決也有可能成為爭奪未來技術主導權的「中美數位冷戰」的序幕。
「違反美國法律就要承受巨大損失,其他企業應該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了」,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6月7日在美國電視節目中強調了制裁的威力。
![]() |
4月,中興由於參與和朝鮮及伊朗的交易,被禁止7年內與美國企業交易。由於半導體等眾多零部件依賴美國企業,中興無法製造智慧手機和通信設備,處在存亡的緊要關頭。
美國認為制裁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效果,中國領導人也多次就中興問題詢問美國總統川普。白宮相關人士表示,「由此可見,要想讓中國産生反應,針對對央企等是上策」。
美國政府還將目光投向銷售額是中興5倍以上的華為技術。美國司法部似乎正在調查該公司是否與伊朗進行違法交易。美國今後有可能繼續將高科技制裁作為對華談判籌碼。
制裁中興讓中國受到很大衝擊。
中國自2017年秋季十九大前夕開始大力弘揚國威,表示在技術水平上接近已開發國家。在國際專利申請方面居世界前列的中興就是代表案例。但因為美國制裁,核心技術依賴於美國的事實和不完善的合規體制曝光。中方陷入了「強國路線」可能也被質疑的境地。
「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5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面向科學家們這樣強調。他呼籲只有實現核心技術國産化,才有能力和美國抗衡。
在中興被制裁後,習近平考察了投入巨大國家預算建設的半導體工廠。中國的互聯網上出現了不惜任何代價研發國産半導體的強硬言論。在中美貿易磋商中,美國要求中國停止力爭成為世界第一技術強國的産業政策「中國製造2025」,但中國沒有答應的跡象。
中興被制裁顯示出核心技術依賴海外的中國的脆弱性,成為加快技術自主開發的契機。制裁有可能成為美國對中國技術優勢發生動搖的轉捩點。
實際上,在一些領域,中國正在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
![]() |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747.14 | 115.69 | 01/25 | 10:35 |
日經亞洲300 | 1870.77 | 11.30 | 01/25 | 10:35 |
美元/日元 | 103.84 | 0.17 | 01/25 | 10:30 |
美元/人民元 | 6.4809 | 0.0000 | 01/25 | 00:00 |
道瓊斯指數 | 30996.98 | -179.03 | 01/22 | close |
富時100 | 6695.070 | -20.350 | 01/22 | close |
上海綜合 | 3606.7496 | -14.5145 | 01/22 | close |
恒生指數 | 29447.85 | -479.91 | 01/22 | close |
紐約黃金 | 1855.7 | -9.6 | 01/22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