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榴蓮看到的亞洲經濟變化
2018/07/16
東南亞産「水果之王」榴蓮在泰國迎來上市旺季,首都曼谷街頭瀰漫著從榴蓮攤飄出的香氣。不過,近來泰國國內的榴蓮消費減少,轉向大量出口。原因在於亞洲經濟發生了充滿活力的變化,跨境交通網的完善和電子商務擴大使得生産國和消費國更緊密地聯絡起來。
![]() |
馬雲在介紹天貓「尋味全球·泰國站」(4月,曼谷) |
4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曼谷的活動上表示,中國消費者非常喜愛榴蓮等熱帶水果和香米等泰國的農産品,阿里將積極向中國市場銷售泰國産品。
據報導,包括提前預定在內,阿里在1分鐘內售出8萬個泰國榴蓮,引起了熱議。在隨著經濟增長而追求全球美食的中國,榴蓮的濃郁香氣和味道受到歡迎,甚至出現了榴蓮專賣店。
阿里不僅向東南亞銷售商品,還加強從東南亞采購商品來支撐中國的巨大市場,注意到了東南亞特産之一、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榴蓮。
據泰國政府的數據,截至2017年,5年來泰國國內榴蓮産量基本保持在每年60萬噸左右。雖然泰國國內消費不同年份有所波動,但同一期間整體上從18萬噸降至10萬噸,減少4成以上。相反,泰國榴蓮出口則從38萬噸增加至50萬噸,達到其國內能吃到的榴蓮的5倍。
生鮮産品佔泰國整體出口的大部分,迄今為止首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國,截至2016年,對華出口占整體的8~9成。甚至可以説,榴蓮在中國走紅使得泰國國內銷售減少。
但是,對中國一面倒的出口發生了奇特的變化。2017年泰國榴蓮對越南出口突然超越中國,躍居首位。對華出口為21.5萬噸,比上年減少29%,而對越南出口則增至3倍,達到25.6萬噸。對越南出口達到3年前的26倍,呈現異常增長。
是富裕起來的越南人的胃口比中國人更大了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
報導評論
![]() |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3410.19 | -20.51 | 12/10 | close |
日經亞洲300 | 1309.80 | -1.46 | 12/10 | close |
美元/日元 | 108.71 | 0.15 | 12/11 | 03:22 |
美元/人民元 | 7.0333 | -0.0050 | 12/10 | 16:55 |
道瓊斯指數 | 27913.38 | 3.78 | 12/10 | 13:18 |
富時100 | 7213.760 | -20.140 | 12/10 | 16:35 |
上海綜合 | 2917.3157 | 2.8382 | 12/10 | close |
恒生指數 | 26436.62 | -58.11 | 12/10 | close |
紐約黃金 | 1459.3 | 0.2 | 12/09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