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野彰獲諾貝爾化學獎 鋰電池改變人類生活
(2019/10/10)
-

獲獎理由是「鋰離子電池的開發」。小型、輕量和高功率蓄電池被使得智慧手機等IT設備和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成為可能,還有助於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吉野彰成為第27位獲得諾獎的日本人(包括美國國籍者)……
-
吉野彰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19/10/09)
-

這是日本繼2018年京都大學本庶佑特別教授之後,第27人獲得諾貝爾獎項(含美國國籍者)。
-
當AI翻譯超越人類
(2019/10/04)
-

「本合同生效日期為2019年5月……」,東京一家法律事務所內,英文合同被輸入AI翻譯系統,馬上自動翻譯成流暢自然的日語。精度達95%,不亞於專業翻譯。Facebook從英語翻譯成德語的AI的精度甚至超過人類……
-
日本研究成果:太空生活不影響老鼠的生殖功能
(2019/09/26)
-

在滯留太空期間,兩種小鼠的健康狀態均未出現問題。使用滯留太空的小鼠精子生出來的後代也是健康的。伊川教授介紹説:「對雌性生殖能力的影響及能否在太空妊娠、生産將是今後的研究課題」……
-
日本成功發射貨運飛船 此前因著火而推遲
(2019/09/25)
-

發射原定於9月11日早上進行,但由於發射臺發生火災而中止。推遲了2周後成功發射……
-
壓力大小今後能用數值表示了?
(2019/09/25)
-

壓力一般通過問診和調查表進行判斷。日本大阪大學的中西香織助教的團隊發文稱,越是感受到壓力的人,血液中「α-Klotho」蛋白質的濃度越會上升,這有可能成為客觀測定壓力狀態的指標……
-
三菱重工公開火箭起火原因:靜電引燃隔熱材料
(2019/09/23)
-

H2B過去全部7次發射均取得成功。火箭下部的液氧漏到發射架的孔洞處,帶電後起火……
-
從日本連續13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説起
(2019/09/17)
-

矢野壽彥:今年獲獎的日本明海大學教授渡部茂的研究主題是「5歲兒童的唾液量」,這似乎不是弄明白了會有什麼大用處的研究, 如今在日本的研究一線,存在重視科學家和研究者好奇心的「好奇心驅動型」被輕視的傾向……
-
日本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研究有這些進展
(2019/09/12)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重量輕、可彎曲,作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受到期待。目前的焦點在於材料,日本有的研究以錫來代替有毒的鉛,還有的以鉀來代替稀有金屬,並致力於提高發電效率……
-
日本冷凍技術將改變世界
(2019/09/12)
-

「真的是冷凍香菇的香味嗎?難以置信」,中國考察團的幹部聞了聞手裏的冷凍香菇後發出了驚訝的聲音。他們試吃了幾年前冷凍的甜瓜和菠菜等,興奮地表示希望在中國聽到更詳細的介紹……